基隆市水環境改善計畫

NEWS

最新消息

2020/06/29

「南榮河水質提升現地處理及沿岸水環境營造工程」 開工動土,打造嶄新基隆水榭

    「南榮河水質提升現地處理及沿岸水環境營造工程」,今(29)日上午9 時於龍門里活動中心前舉行新建工程動土典禮;典禮在基隆在地著名龍獅團表演中揭開序幕,由林市長右昌率市府團隊,在與會貴賓及在地方居民共同見證下舉行開工動土儀式,期望本工程能如期如質順利完工。

  南榮河發源於紅淡山,全長約3,000 公尺,流域面積約286 公頃,屬基隆早期發展的區塊,而河岸中下游兩旁住宅家庭與市場隨發展密度增加,人口密集,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南榮河中使得水質混濁不佳,連帶影響旭川河及出河口區域水質。

    林市長右昌表示,就任以來,即將本市的河川污染改善列為施政重點,除推動下水道建置,並責令環保局加強轄境內河川水體水質改善作業,並提出河港共治理念,在各河域設置礫間處理設施,並向環保署爭取經費,積極推動污染河川水體水質整治相關工作。

    本案工程運用生態工法整治南榮河水質,以龍門橋為界,龍門橋以上規劃於河道兩側設置污水截流管,利用礫間淨水處理設施將兩岸污水送至淨水場淨化後回放,而龍門橋以下河段則以截流溝方式配合污水下水道南榮幹線,送往和平島水資源回收中心進行處理,同時整理周圍空間環境,打造舒適的近水公園,呈現南榮社區獨一無二的水綠意象。

    市府為提升基隆港水質環境,營造更佳的生活品質,於前瞻水環境計畫提出「南榮河水質提升現地處理及沿岸水環境營造工程」,並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核定總工程經費1 億5281 萬9000 元整(環保署補助78%、地方自籌22%),預計於本(109)年度7 月開工,110 年年底前完工。

    本計畫以礫間接觸曝氣法淨化污染水質,水質淨化場設計處理水量為2,700CMD,預計 BOD 每日可削減30.48 公斤, SS 每日可削減 47.86 公斤,NH3-N 每日可減 10.13 公斤。在水環境營造上可重新建構南榮河與都市空間、河川與民眾生活、河川與生態軸帶的關係,透過河川流域環境景觀「線」的改善而影響城市空間「面」的活化再生。

回上一頁